真打沉美航母就挨核弹?中国顶得住?替美国吹牛不看日历

听说美国打算跟中国玩核战争了?

有消息称:美国会主动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具体是这样说的:美国为了保护自己的人员装备,打算在出现比较大的伤亡情况下就主动使用核武器。比如说中国要是打沉一艘美军航母,那美军就会对中国进行核报复。

这是美军中个别人可能有的一些作派。

但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美国什么时候把自己国家的核弹门槛降到了这么低?按理说核力量主要是用作威慑,以美国的军事实力,在平时作战中只需要常规军事力量其实已经够用了,完全还没有到使用核武器来同归于尽的地步。

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为了台湾或者是一个航母去牺牲自己几亿老百姓,这不值得。

这不像是一个军事强国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这个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待会再说,毕竟这已经不是重点了。因为我相信很多网友在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已经开始发声:中国也是拥核国家,中国有能力对美国进行核反击。

的确,中国是拥核国家,客观来讲,中美两国之间的核战争并不会轻易开启,甚至于说是不可能开启。

但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于随时可能会发疯的老美身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保全自己。

如果中国真的遭到了核攻击怎么办?核武器的威力很大,但并非不可防范,这个防范并不是要去拦截美国千里迢迢打来的核弹,实话说,这个阶段的拦截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不到10%的拦截率在几千发核弹面前压根就是杯水车薪。



但哪怕只是藏身于普通的小区地下车库,只要不是倒霉的恰好处于核武器的爆心,稍微远离个几公里,就能够保住自己的小命。

而哪怕是目前攻击速度最快的洲际导弹,飞到中国也需要十几分钟,根据我们的卫星侦察以及弹道分析,我国的防卫警报可以很快拉响,警报拉向后的十几分钟足够跑到地下车库躲避攻击了。

换句话说,如果中国遭到了核攻击,那么直接被炸死的人并不会很多。

但那些活下来的人,面对的将会是满地的废墟,整个城市将变成废墟,工业体系和农业体系全部瘫痪,不仅如此,还有无处不在的核辐射,会让活下来的人大批量死亡。核废土,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无法满足人类生存条件的。

很显然,一旦美军的核弹打过来,中国本土将会遭受严重的创伤。但只要是个战争,就会有进攻和防御,核战争也是一样,因此核战争能力分为核突击能力和核防护能力两个方面。

核防护能力:战略预警能力、地下洞库普及程度、专用核掩体数量质量、地形地貌。

核突击能力:一次核打击力量、二次核打击力量、核材料储备生产能力。

涉及到核武器的东西都是高度保密的,具体的东西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所以每次谈到核武器的问题,评论区几乎都是在说:这些都是纸上谈兵,试试就知道了。实话说,我们更应该庆幸我们现在还处于纸上谈兵的时代,

对于核武相关的问题,只能尽量贴近事实去讲。

我们来说点尽可能真实的内容,重庆的816工程景点,当年动用了7亿多资金,6万多人建立,这具体有多大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是洞口的简介上有一句话很有意思:足以和三峡大坝媲美。

注意: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多大?混凝土浇筑量是1700万立方米。

足以可见816工程的规模。

这还是20世纪60年代建的,在军事科研投入如此巨大的21世纪,全国还有多少816工程这样的核防护掩体?比816好的又有多少?

还有位于四川乐山犍为县的黄湾矿黄村井,废弃矿井、货车隧道……

此外我们的西部地区还有大量的“地铁”铁路线,比如日喀则到拉萨的铁路中有将近100公里几乎就看不到天,随便塞几个工厂进去没什么问题。

再比如拉日铁路,这个铁路全程都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面,除非核武器能够直接命中,否则这种弯弯曲曲的峡谷里面炸个核弹头跟听个响差不多,指望着炸毁隧道就更别想了。

所以为什么冷战时期我们强调“三线建设”,在核战争风险很高的情况下把这么多核设施建在西部山区?一方面就是通过这种开发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山区地形建立核防护设施,利用地形遮蔽极大提高核防护能力。

我们到底有多少核防护旧址?这确实是保密的,但是仅仅从用于参观的这些防护设施来看,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国的核突击能力可能不是世界最强的,但是核防护能力绝对位于世界一流状态。

所以,如果美国真的神经了要通过核战争与中国同归于尽,他们国内估计给一两个世纪缓都缓不过来,但中国不一样,中国的抗揍能力比较强。

西南地区大片大片的深山,这些高山深谷可以极其有效地削弱核武器的杀伤能力,同时西南地区还配备有大量的地下洞库,足够中国保留一个非常完备的工业体系。

 

一旦美国对中国发动核攻击,大概率会出现以下情况:

预警系统首先发现。

这一阶段就可以进行核反击了,如果形势严峻,中国会把所有的核弹在同一时间打过去。同时国内市民也将听到核战预警,就近进入防空洞、地下室、地下车库等避险。

紧急疏散转移。

可以用作核防护设施的民用设施是最好的转移地点,这些地方都联通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一旦发生核战,中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就组建起一个完全处于地下的工业体系,小到卫生纸,大到制造业产品,都能够源源不断从地下涌出来。

战后在大家都是一片废土的情况下,双方比的就是工业化的恢复速度。以战争全民动员的中国可以在6个月内恢复核工业,开足马力生产核弹,然后在接下来的1年内恢复到90年代初期的工业水平。

然而美国有这么强大的工业支撑吗?

我们不敢抱太过乐观的期待。

而这场中美之间的核战争,很可能就会引发一场世纪大战。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知道各方针对潜在杀手到底开发了怎样的杀手锏。比如针对美国的黄石火山,俄罗斯是否会有阶梯式打击或是共振式打击之类的有效的打击手段。一旦成功,北美大陆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本作为板块的链接位置,也会被重点关照,其造成的海啸也会对大陆沿海造成毁灭性打击。

这就是地震海啸武器。

可以预计的是,核战争大概率会是全球同步开启,没有人可以作壁上观。

核冬天不一定会出现,但是火山灰一定可以遮蔽阳光好几年。

还是那句话,核战争的目标是毁灭,不是占领。真到了那一刻,这世界没有赢家,只有幸存者。

美军一旦对中国动用核武,很可能会引发世纪之战,凭借中国完备的工业防护体系,肯定比美国恢复得更快一些。

那美国真的说了:“打沉一艘航母就会对中国发动核攻击”这样的话吗?

互联网上“一旦海峡战败,美军会直接动用核武器”,这个消息来源于两个渠道:

渥太华大学的乔德波夫斯基。五角大楼的前任分析师,著名的经济学家丹尼尔埃尔斯伯格。

先来说第一个。乔德波夫斯基之前在加拿大全球研究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提到了美军核武器使用的三种情况和作战思想。

要知道,乔德波夫斯基这个人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核战略研究,从他的工作单位就可以看出来,他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在做学术研究,在具体的军事战争中并没有涉猎,这篇讲到美军使用核武器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是在做一些纯粹的原则性的描述,根本没有针对到我们现在铺天盖地所说的牵扯到的航母问题、台海问题……

只能说,从这个消息渠道获悉的人,都曲解了文章的意思,还大规模散布,谣言就是这么产生的。

第二个消息渠道,经济学家丹尼尔·埃尔斯伯格提供的一部分资料确实也提到了:美军在遭受攻击的情况下,比如说在亚太地区海域被对手击败,就会直接考虑使用核武器。

看到这个消息,国内媒体相当激动,网友也十分愤慨,在下面把美国骂了个狗血淋头。



可大家都被骗了。

那份资料是1958年的。

那会是金门炮战时期,这个埃尔斯伯格是在1964年进入了五角大楼工作,在1971年就看了一批机密资料,当时还把这份资料复制了一份并流向了社会,并因为泄露机密这个问题被判刑。

前一段时间他出来说自己还有一份资料,之前一直藏着没拿出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现在才决定拿出来,这份资料就是现在被我们炒的火热的消息:一旦海峡战败,美军会直接动用核武器。

美军想要用原子弹来打击中国,最重要的是打击厦门机场,这已经是1958年的事情,当时中国还没有核回击能力,美国要是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基本不会对本土造成什么危害,发表这样的言论其实也正常。

但现在中国早已经具备核反击能力,前面也已经提到,中国的核防护能力很强,一旦美军对中国发起核战争,那美国很可能会遭受比中国更严重的创伤。

显然,从第二个信息渠道获得的消息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今非昔比,1958年的事情放在今天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显然,互联网上“一旦海峡战败,美军会直接动用核武器”这个消息,是部分人炒作出来的假消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大概率不会发表这种偏激性的言论,最重要的也是没有底气。

结 语

“打沉美国一艘航母就要挨核弹”,这是互联网上炒作出来的假消息,但这个消息也引起了众多网友愤慨,最终在互联网上形成一种消息覆盖。



核武器是一种毁灭性的战斗力量,一旦美国真的对中国发动核攻击,想要拦截的效率很低,但中国有能力对美国进行核回击,再加上中国强大的核防护能力,中国在核战争之后的重建会比美国好很多。

但这一切都有个前提,中国的基建能力稳步提升。我们不能把一切寄希望于别人不会发疯,只能尽一切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抗打击能力,未来,继续发展中国的工业体系也是发展核打击能力的重要一环。

此文章由海外華人同盟資訊主篇為您精心報導。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按贊和分享哦!我們的專頁將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