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敢给?白俄罗斯直接送中国核心技术,美国都馋哭了

坚守和平共处原则的中国,在国际上有许多“铁兄弟”。然而,在中国的诸多铁兄弟中,有一个欧洲国家虽曾给过中国一项连美国都馋哭了的核心技术,但却一直以来都非常低调,以至于在互联网上有人都时常忘记了它的存在,而这个国家正是白俄罗斯。

那么,白俄罗斯给予中国的核心技术,究竟是什么?而它又为何要给中国这项核心技术?今天,本期节目就为您讲述:中国低调的“铁兄弟”——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街头)

白俄罗斯在哪里

白俄罗斯,是一个位于东欧,面积仅为20.76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和它的另一个“孪生兄弟”:俄罗斯比邻而居。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最大不同,可能就是白俄罗斯的前面多了一个“白”字。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这三个东欧国家,同宗同源,都是东欧的斯拉夫人。

(白俄罗斯人)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由东欧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成立,这也是今天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三个国家的前身。

在蒙古入侵后,基辅罗斯国家灭亡,基辅罗斯国内其中的一支俄罗斯人北上到今天的明斯克地区,自称“白俄罗斯斯”人,而其中的“白”指的就是纯洁的、未被蒙古人征服的俄罗斯人,而这也成为了今天白俄罗斯国名的由来。

而在苏联成立后,昔日里分道扬镳的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再次合并为一个联盟国家,团结在了苏联的红色旗帜之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而苏联则成为了第一个承认新中国政权的国家。因此,作为苏联加盟国的白俄罗斯,也是当时最早一批承认新中国的政权之一。

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曾经是苏联在东欧地区最重要的一批工业城市。而在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白俄罗斯明斯克内的大批工业也开展了对中国一五计划的支持。

而白俄罗斯的工程师也曾大批抵达中国,传授中国工业科技,这也正是两国缔结友谊的开始。

可惜的是,在1991年苏联的红色大厦轰然倒塌,而白俄罗斯也随之独立。不过,新独立的白俄罗斯并没有忘记和中国的友情。

在苏联解体后的第二年,新成立的白俄罗斯共和国便与中国再度建交,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续写两国人民的情谊。

白俄罗斯,为何要将核心技术转给中国?

而让白俄罗斯在21世纪将自己的核心技术转让给中国的,不止是因为上世纪两国人民早已缔结的深厚友情,更是因为中国在白俄罗斯面临经济危机之际,曾向白俄罗斯伸出援助之手。

1991年,白俄罗斯从苏联独立出来后,继承了苏联丰厚的工业遗产。

据统计,白俄罗斯从苏联继承过来的遗产共有15个研究所和设计局,120多家军工产业,其涉及的汽车、重型轮式车辆、机床和激光技术,均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这让白俄罗斯共和国在独立之初,便是东欧地区的发达工业强国。

而白俄罗斯选举出的第一任总统,也是白俄的现任总统卢卡申科则坚持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经济上采取“紧收银根,开放物价”的经济策略,使得白俄罗斯在解体之初的经济状况,要明显好于其他苏联加盟国。

(白俄罗斯工厂)

不过,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成为孤岛。受到俄罗斯等独联体其他国家的经济萧条影响,白俄罗斯在1993年初开始出现了本国卢布短缺的经济问题。

为了保证本国拥有充足的货币源,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下令准许白俄罗斯流通俄罗斯的卢布。但是,当时的俄罗斯叶利钦政府因迷信“休克疗法”,准许大量卢布流入国际市场,从而造成了卢布的疯狂贬值。

而采用俄罗斯卢布不久的白俄罗斯,也被牵扯到这场货币贬值的风波当中,白俄罗斯此前保持优势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1994年,白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30%,工业生产总值下降40%,全国上下都陷入到了巨大的经济危机之中。

为了度过经济危机,白俄罗斯不得不颁布一系列新的开放本国投资领域的法令,希望通过外资来解决此次本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其中包括大批开放白俄罗斯铁路交通以及土地租赁的大量相关文件,并准许外国资本租借白俄土地99年。

然而,当时不少试图投资白俄的西方国家,要么选择手持货币,继续坐视白俄卢布掉价,自己再伺机收割;要么则对白俄的困境冷眼旁观,甚至对这个苏联的加盟国幸灾乐祸,以彰显自己在冷战中的“胜利”。

正在白俄罗斯感到无助之际,是中国向白俄罗斯伸出了援助之手,同白俄罗斯于1992年签署全新的一项拯救白俄罗斯经济危机的贸易协议。

当时的白俄罗斯虽然深陷经济危机之中,但苏联为白俄罗斯留下的工业遗产,让白俄罗斯在世界机床生产、机械零部件加工等领域仍能占据一席之地。

(经济危机时期的白俄罗斯街头)

但是,西方国家却多次对白俄罗斯的工业零部件恶意压价,使得白俄罗斯的机械零部件产品严重滞销。

而与西方国家趁人之危不同的是,中国在此时慷慨解囊,不仅用白俄罗斯可以接受的价格,购买了白俄罗斯的大量工业零部件产品。

还向白俄罗斯以低价出售大批当时白俄罗斯需要的蔬菜、水果以及日用品,弥补了白俄罗斯在轻工业领域的短板,改善了当时白俄人民的生活环境。

随着两国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和白俄自身的经济恢复,白俄罗斯终于在2000年成功挺过了1993—1994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恢复到正常水平,工人的平均月薪维持到了60美元。

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货币贬值的恐慌再度袭卷白俄罗斯。关键时刻,又是中国伸出援手,帮助白俄罗斯修筑核电站、水电站、铁路机车等一系列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刺激白俄罗斯经济复苏,帮助白俄罗斯的经济第二次获得新生。自此,两国之间缔结的友谊便更加坚固,历久弥新。

白俄罗斯,给予了中国什么核心技术

在白俄罗斯挺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白俄罗斯也决定投桃报李,给予中国一项白俄罗斯从苏联那里继承过来的“压舱”核心技术,而这项核心技术,正是白俄罗斯在重工业领域擅长的重型导弹运载车技术。

(中国建国70周年阅兵式)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的视野面前。这次阅兵仪式不仅让中国国内的军迷大呼过瘾,更让海外的诸多国家对此十分关注。

其中,美国的一些军事媒体就通过这次70周年的阅兵仪式,惊讶地发现:中国似乎掌握了十分关键的“重型导弹运载车技术”。

而俄罗斯军事观察网也发文声称,中国已经从第三国掌握了飞毛腿-B导弹系统,未来可能会对仿制更加重型的车辆,使其为弹道导弹服务。而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弹道导弹技术,将很有可能超越美国。

而俄罗斯军事观察网口中,给予中国这项关键技术的“第三国”,实际上正是白俄罗斯。中国最初掌握并应用于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的重型导弹运载车技术,正源于白俄罗斯的玛斯汽车厂。

该汽车厂早在苏联时期便已成立,主要为苏联和目前的俄罗斯军队生产地面移动装备和导弹武器的承载底盘,尤其是重型军用的越野汽车底盘。

其中,俄罗斯著名的“萨玛尔特”洲际导弹,便采用的也是白俄罗斯玛斯汽车厂生产的地盘。而在历史上,玛斯汽车厂生产的苏联MA3—543汽车,则是当时重型军用越野车地盘技术领域里质量的代名词。

白俄罗斯将这份核心技术,慷慨地赠送中国,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就拿萨玛尔特洲际导弹作为实例来说,装配萨玛尔特洲际导弹的车辆最快速度可达到80公里每小时,续航距离也可以达到500公里的距离。

就此来看,我国引入这项核心技术,将增加我国未来洲际导弹部署的灵活性和续航性,扩大核威慑力量的打击范围,从而更够更好地捍卫国际和平,保障本国周边的地缘安全。

而如果我国在这项引进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再开发属于自己的重型导弹运载车技术,未来我国的东风系列,能够突破萨玛尔特洲际导弹的记录将成为令人期待的可能。

因此,也难怪有许多国家对白俄罗斯给予我国的这项核心技术感到“分外眼红”。

中白友谊,未来将走向何方

未来的中白友谊,究竟将走向何方?或许,“继往开来”四字,就是对未来中白友谊发展方向的最好概括。

在新冠疫情之初,白俄罗斯也曾多次慷慨解囊,向我国派遣飞机和医疗人员,并为我国提供高达20吨的消毒液、口罩等医疗物资。

尽管白俄罗斯的经济体量对于一些大国而言显得相形见绌,但是白俄罗斯却也尽可能地向我国表达了多年来的兄弟情谊。

同样的,在白俄罗斯深陷疫情之际,我国也在第一时间为白俄罗斯提供了高达500立方米的医疗物资,并为白俄罗斯提供了防护服、红外测温仪、检测试剂、医疗手套等多种物资,缓解白俄罗斯的疫情。

未来的中白友谊,将在继承过去两国人民情谊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新的合作领域,以达成两国人民的互利共赢。

(中国为白俄罗斯提供的医疗物资)

在新冠疫情之际,我国依旧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同白俄保持着高额的贸易往来,这为后疫情时代白俄罗斯的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而在军工领域,白俄罗斯新近研制的沃拉特V2装甲运输车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未来两国就装甲运输车领域开展合作,也将对两国人民大有裨益。

今年是中国和白俄罗斯建交的30周年,未来的中国和白俄罗斯,必将继续携手,共同谋求两国人民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此文章由海外華人同盟資訊主篇為您精心報導。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按贊和分享哦!我們的專頁將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

發表迴響